作者: 李硕 化妆品报 2021年06月05日
2017年后,当CS渠道对进口品,尤其是进口潮爆品趋于冷静后,春源将进口潮爆品业务转型,把精力聚焦于长线品牌,并顺势在全渠道运作品牌,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、严格控价手段、终端赋能等方式满足了美妆店对进口品新的需求。
灵敏的市场嗅觉、极强的应变能力,是春源给记者留下的最直观印象。
去年下半年起,国内化妆品“大牌小样”生意异常红火,各路中小样货品、信息挤满渠道,但鱼龙混杂的供应端也给美妆店带去了不小的经营风险。
“我们将这个市场趋势反馈到海外品牌方,在最短时间内协调产品开发、生产、办证、通关,把MORCANCOS摩肯、GA-DE葭朵的十几款手续齐全的进口中小样带入中国,收获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。” 杭州春源贸易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春源”)总经理郑金晓告诉记者。
上述例子,是春源通过市场洞察、快速反应,帮助代理品牌在中国建立渠道认可度的一个缩影。与许多进口品牌不同,除了中小样,在春源的运作下,摩肯等品牌的动销物料丰富、渠道政策灵活,品牌针对中国市场,开发了化妆棉、美妆蛋、化妆镜、定妆喷雾、睡眠面膜、护手霜等助销产品,用接地气的运作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终端销售转化率。
一、业务构成:
自有品牌+总代品牌
作为多个进口美妆的中国总代理,春源独家代理品牌包括韩国品牌摩肯、the SAEM得鲜、AYIRES爱俪偲、BANOBAGI佰诺佰琪;以色列品牌葭朵、emilia伊密蕾娅;意大利AVENIL艾薇蜜尔。其中,摩肯现已成为春源全资控股的自有品牌。
春源合作客户既有娇兰佳人、唐三彩、妍丽等老牌强势连锁,也有THE COLORIST调色师、HAYDON黑洞、ONLY WRITE独写、WOW COLOUR、木星予糖、MUSICOLOR、NOISY、MISSⅡ、BOOM FRESH、Faly Beauty等新兴美妆集合店。经营模式上,除直营的大型连锁外,春源还通过代理商覆盖单店、中小型连锁,二级代理商近百名。
在郑金晓看来,与新国货彩妆凭借线上声量入驻新兴美妆集合店的不同,摩肯和葭朵在线下渠道多年的积累的声誉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,是其能短时间内在新兴美妆集合店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。例如,摩肯定位“植物养肤型彩妆”,单品均价在200元以上,葭朵的价位则更高。去年疫情期间,线下彩妆市场遭遇冲击,渠道内彩妆品类占比走低,但由于客单高,对客流量要求相对低,上述两品牌受到的影响并不大。
未来,在核心品类彩妆之外,春源计划进一步扩大自有品牌的矩阵,新增品类包括但不限于护肤、面膜和香水;在代理业务上,春源在新增品牌上较为谨慎,“公司会综合考虑产品品质、品牌背景、理念、市场需求以及双方合作的匹配度。” 郑金晓透露。
二、四次关键的转型
从1995年主营化妆品批发的杭州春源日化商行,到成为集美妆资源整合、品牌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、多元化美业集团,在春源董事长王志利远见性的战略布局下,公司的几次关键转型让郑金晓印象深刻。
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003年,那年春源的主营业务从批发转向了终端,先后代理了若干个国内美妆品牌的浙江市场业务;2007年,杭州春源进一步调整战略方向,将公司主营业务调整为进口品,这是第二次转型;2010年,春源接下摩肯,由浙江省级代理升级成为全国总代,这是第三次转型;2015年,春源开启线上业务,并陆续引进得鲜、美迪惠尔等一众进口品牌和产品,转型成为多品牌、全渠道的综合性美妆代理及营销企业,建立起覆盖日韩、欧美等多国的全球化品牌矩阵。
细看下来,二十几年里,春源伴随着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成熟不断进化,几乎每一次都踩中了时代的鼓点。例如,2003年,春源将业务中心转移至美妆店渠道后不久,国内CS渠道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,对品牌化运作、利润空间稳定的货品的需求井喷,成就了包括春源在内的一批代理商和品牌商。
随后的2015年,消费升级趋势下,国产品牌和美妆店的甜蜜期结束,CS渠道迎来进口品潮,不少代理商和门店把进口品视作金字招牌和销售保证,而那时春源已在进口品领域摸爬滚打了8年之久,成熟的运营经验让其顺利地承接了第一波进口品红利。
2015年至今,当渠道对进口品,尤其是进口潮爆品趋于冷静后,春源将潮爆品业务转型,把精力聚焦于长线品牌,并顺势在全渠道运作品牌,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、严格控价、终端渠道赋能方式满足美妆店对进口品新的需求。
三、“后红利时代”的进口品生意
《化妆品报》走访全国市场发现,2018年以后,部分以爆品思维运作的进口品出现销售下滑的态势,从美妆店的视角出发,这类产品逐步走低的利润空间、有限的品牌运营能力是销售下降主因。有店主称,早些年生意好做,终端进口品可以比国产品折扣高些;但如今市场环境遇冷,在引流功能之外,门店必须要考量进口品的利润空间。
当美妆店不再把进口化妆品当做金字招牌后,进口品代理商该做些什么?从上半年的备案情况看21年进口化妆品趋势,这是春源和许多进口品代理商共同思考的问题。对此,郑金晓向记者阐述了春源的思路和做法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。
1.做长线品牌,保证稳定的利润空间。 郑金晓发现,对终端进口品牌而言,门店除了有品质、定位等基础性需求外,还新增了利润方面的需求,对品牌全渠道的控价能力也更加关注。为此,春源一方面在贸易条件上尽可能向门店倾斜,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;另一方面,春源制定了严格的控价体系,例如,在天猫,摩肯除了将产品到手价控在九折以上,还会严格管控制赠品配送量。
2.优化终端服务。 “进口品尤其是彩妆,要强化对客户的服务能力,一是专业服务;二是参与门店的日常运营和促销规划。” 郑金晓表示,目前,春源针对美妆店需求制定了灵活的渠道政策,拥有50人的售后服务团队,能够提供专业培训和丰富物料,前文提及的“中小样案例”就很好得印证了这一点。
3.用线上流量赋能线下渠道。据透露,针对新媒体推广,春源正计划将目前30人的市场部门规模翻倍,利用小红书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,为运营品牌搭建流量池,增加品牌在全渠道声量,通过广告和内容营销切实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,为门店销售提供外力,把品牌从一个渠道品牌转变成消费者品牌。